絲綢原料高漲還沒有停下來。
占世界70%絲綢生產的中國、由于生產減少和需求持續擴大、價格上更新到了歷史的最高值。在一大產地的嘉興蠶絲交易所、中等的3-4A現貨生絲、2017年末每一噸絲價突破了50萬元、這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3%,比2016年初上漲近66%。
可以看出在原料上漲的背景中、中國國內內需增加與生產減少、加上投機的介入是主因。伴隨著經濟發展、差別化的商品消費擴大、以網上購物為例、絲綢襯衣的消費在增長、以差別化的混交織面料的運用非常強勢。另外一方面、中國國內絲綢原料生產的農戶也因老齡化與人手不足、人工費高漲、轉產造成的供應量不足、去年因氣候與蠶病因素也加重了供應減少。在這種狀況下、去年12月中國政府也采取了把國家儲備絲605噸投放措施,但價格卻反而繼續上漲。
在日本絲綢的需求相對見底而堅挺變化,去年的生絲進口量1-11月比前年同期增加了17.5%、金額增加了35.1%、原料進口多數依賴中國、金額上的價格影響極大。
受到中國絲的價格影響、被大家熟知的高檔巴西生絲也處在上升趨勢、世界性的價格波動在擴大中。經營絲綢的中和公司的潘林龍社長認為,在今年的5月春繭上市之前、至少價格不太會下跌?原料的上漲如果不能轉嫁到面料與成品的話、資金力微弱的日本北陸地區的綢廠受的影響將是不可避免了。還有,不僅是和服業界,連一些時尚領域的多種交織素材上也會受到影響吧。
另外一面、在日本為絲綢原料穩定生產而開展的全年無菌人工飼料養蠶、在各地掀起。除了正在建設的熊本縣山麓市的silk on valley工廠之外、還有京都府京丹后市與新瀉十日町的和服加工廠也加入到了這個行業中了。
中國絲綢原料的高漲、在成本方面跟全年無菌飼料養蠶之間的價格差會減少、絲綢工業化的期待呼聲會不斷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