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梁喬玲 記者傅江平)2月23日,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對全市各大口岸、部分公立醫院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停車場收費行為開展了統一突擊檢查,打響了停車場收費稽查戰。
此次檢查是深圳市市場監管委在《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2017年市政府民生實事的通知》文件第109項“對全市40%以上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停車場開展收費檢查”的精神指導下,敢于作為,持續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增進民生福祉的一大行動。
此次行動聯合了市、區、所三級價格監督檢查執法人員,共分為15組,出動54人次,共檢查了20家停車場?,F場發現,布吉口岸、羅湖口岸、龍華人民醫院停車場未做到明碼標價、未進行收費公示,責令整改兩家,對1家擬立案查處?;蕧徔诎赌惩\噲鰟t涉嫌對每臺過夜停放車輛超出政府指導價標準多收費,相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
停車場消費“漏洞”問題由來已久,近年來相關部門已查處不少違法行為。2016年,深圳市價格監督局檢查人員發現某碼頭停車場未按照政府定價標準對停放的車輛進行收費,對停放超過24小時的小車每小時多收了7元,嚴重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此外,違反明碼標價、不執行政府定價、指導價,不正當價格行為等也是某些停車場的“坑人套路”。業內人士指出,在深圳這座“地比油貴”的大都市,幅員有限但汽車保有量卻排在全國前列,停車場常常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造成亂收費現象普遍,近些年來,深圳已出臺不少政策解決此類“民生大事”,但仍有一些“漏網之魚”,在明文規定的“眼皮底下”設置“消費漏洞”,必須加強打擊力度,還市民一個良好的消費環境。
據悉,此次專項行動將持續到今年10月30日,按照“雙隨機”原則,每季度對全市10%以上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停車場開展收費檢查,重點針對2016年1月1日以來,各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停車場,重大問題往上追溯一年,保持“高壓”態勢。檢查對象包括機場、車站、碼頭、旅游景點、口岸配套停車場,公交樞紐站及地鐵換乘站停車場,路邊停車政府全額或者參與投資建設室內專業停車場,公共(益)性單位配套停車場等。其中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公共(益)性單位包括由政府投資建設(含合資建設)的各類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場所的配套停車場,非營利性醫院、公辦學校配套停車場,政府投資建設(含合資建設)的公園、博物館、圖書館、青少年宮、文化宮、體育場館、音樂廳、影劇院、會展中心、新聞單位等場所配套停車場。
《中國質量報》